6月26日下午,,《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正式送抵快播位于深圳的總部,,2.6億元罰單即日生效,。這意味著國內有史以來處置侵權的最大罰單在喧囂了一月之久后正式開出,。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這巨額罰單背后,,不僅有國家嚴懲盜版侵權的因素,,還隱現網絡視頻業(yè)內“圍剿”態(tài)勢。
最大罰單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快播位于深圳高新科技園的總部看到,,快播公司總部有兩層樓,,雖然在其22層僅有5、6人在上班,,但在其23層則有較多人,,似仍正常工作。于是,,記者咨詢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播工作人員快播是否仍正常運營,,其稱,“服務器早就關了,,還運營什么”,。記者繼續(xù)追問游戲部門狀況,該工作人員不予作答,,匆匆走開,。
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局)稽查大隊執(zhí)法人員方燦宇在送達《決定書》后表示,《決定書》維持日前《聽證告知書》的擬處罰建議,,對快播處2.6億元罰款,,且快播方面應在15日內繳清,若逾期不繳,,則每日加罰罰款總額的3%,。這也是國內對侵權案件的最大罰單。據記者粗略估算,,若逾期,,則每日將多罰約780萬元。
雖然快播可對該局的2.6億元處罰提出異議,,或向廣東新聞出版廣電局或深圳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據方燦宇表示,,在行政復議或訴訟期間,該行政處罰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6日在快播總部現場了解到,,該《決定書》顯示,“快播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經營的快播播放器軟件向公眾傳播了 《北京愛情故事》等24部影視劇作品,。”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之前的報道,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局政策法規(guī)處處長曾堯東介紹過“快播”的非法經營額是由其所侵犯的版權市場平均價格計算而得,。這意味著,,此次該局認定的24部涉嫌侵權的影視劇作品,正是其認定快播公司約8700萬元非法經營額的關鍵依據,。對此次的巨額罰款,,記者前期報道所采訪的多位法律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2013年1月新施行的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將之前“并可處以10萬元以下的罰款”修改為“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內憂外困
從去年底開始,,快播便一直被負面消息纏身。先是在2013年下半年,,和百度影音一起陸續(xù)被騰訊,、優(yōu)酷、樂視等組建的“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盟”起訴,。接著,,2013年12月又被國家版權局罰款25萬元。
然而,,快播卻拖至今年4月16日才發(fā)表反盜版聲明,,稱將關閉Qvod播放器。但這已無法逆轉此后急轉直下的局面,。4月22日,,快播總部因遭到涉黃舉報,而被大批警方人士突查,。5月20日,,深圳市市場監(jiān)管局更是開出了處罰盜版的2.6億元處罰聽證告知書。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以前就有諸多關于“快播”的侵權糾紛,,然而當時“快播”勝多輸少。另據深圳市福田區(qū)人民法院的一則“快播”侵權案例,,當時法院認為“不能僅以快播軟件被人用于侵權,,而推定作為產品提供者的快播公司具有引誘他人侵權的主觀過錯,故不應認定被告快播公司主觀上存在過錯”,。但進入2013年以來,,事涉“快播”侵權敗訴的案件先后進入“國家版權局2013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3年度廣東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例”“深圳市2013年度知識產權十大案件”中。這意味著從國家到地方,,從政府到法院,,官方已對“快播”的涉嫌侵權行為達成共識。
快播近來屢遭調查,、罰款,,一方面與國家近來開展的 “凈網2014”“劍網2014”大力打擊網絡淫穢、盜版侵權相關,,另一方面也同網絡視頻業(yè)內部的 “合縱連橫”有關,。
在6月17日的聽證會上,騰訊不僅是主要檢舉者,,還同優(yōu)酷,、樂視一道為證明快播涉嫌侵權提供了大量人證,、物證乃至涉密的版權價格。據百度內部一位匿名的老員工向記者透露,,“網絡視頻這塊一直都是打來打去,,騰訊、優(yōu)酷的那個反盜版聯盟只是最近比較熱,,而在那之前也有各種結盟”,。